“来的游戏游戏快,去的玩趣玩也快”大概就是对这些游戏最好的描述了,只剩一曲“凉凉”留给他们。集那尽


爱玩网独家编译 ,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。内流
无论是失殆暗区突围透视挂免费下载那无与伦比的精美视觉效果,亦或是游戏游戏让人难忘的音乐 ,或者是玩趣玩什么引人共鸣的故事等等,很多游戏总是集那尽能带给我们深刻的第一印象。作为一名游戏玩家,个月能有如此多的内流游戏可玩可选实在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。
不过对游戏从业者来说,失殆表面风光可能不代表内在也是游戏游戏这般充实。有不少游戏就在发售前引起了大家的玩趣玩关注,但在发售之后很快就“人走茶凉” 。集那尽
这里面原因有很多,有些游戏是让你用3A完整版游戏的价格买了一个测试版,有些则是因为各种技术问题,还有就是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预期。总之有这么几个热门游戏 ,在发售之后凉的也很快。
汤姆克兰西的全境封锁
育碧推出的第三人视角开放世界RPG游戏在2016年3月上市了。然而才过去了三个月之后的六月,用户基数已经下滑了93%…… 这到底发生了什么?在游戏上市期间一个月里 ,用户峰值从210万急速下滑到了14万 ,有很多原因导致这个游戏没能成为当时育碧的旗舰级产品 。
如果你玩过这个游戏就会了解到他的问题:后期内容空虚、属性Bug和匹配问题严重,而对于PC版玩家来说暗区被外挂横行的恶劣环境也让他们难以忍受。游戏后期在内容补足上做的并不够及时,也很难长久吸引玩家 。
《全境封锁》在发售五天内赚到了3.3亿美元,但玩家人数下滑之快对于育碧也是一个沉重打击和教训。如今游戏依靠1.8后的更新内容,以及刚刚公布的暗区突围透视外挂购买《全境封锁2》而有些回暖 ,但依旧无法重现当年的盛世。希望育碧在《全境封锁2》中 ,不要再让被抛弃在冰天雪地的纽约中特工们第二次失望了(比如我)。
荣耀战魂
嘿,又是育碧!没错,育碧最擅长的就是在游戏发售之前炒热气氛,不过他们最大的问题可能就在于并没有学会吃一堑长一智。《全境封锁》的痛才刚过去没多久 ,就再次在《荣耀战魂》上重演 。本尊科技
2017年2月上市的这款多人格斗对战游戏,让玩家扮演中世纪的骑士、武侍或维京人中的一方,和其他玩家用冷兵器拼杀个你死我活。听起来很美好 ,不是吗?
然而育碧这么多年还是我们认识的育碧 。由于种种技术原因,使得游戏在三个月内流失了95%的用户—— 比全境封锁的93%还多 。
不过这个原因要简单的多 ,《荣耀战魂》讲究的是对策、反应和判断的技巧对战,但这种对网络环境要求极高的战斗机制却偏偏采用了P2P的联网方式,从而完全毁掉了玩家的游戏乐趣 。你会经常遭遇到对手怒退、掉线 、延迟等问题 ,这彻头彻尾地毁掉了游戏的体验。
没人希望自己喜欢的游戏会凉的这么快,在这么久之后育碧终于表示将准备为游戏推出专用的服务器,希望解释凭借新的角色和内容更新,能让这个游戏再延续的久一些吧 。
无人深空
如果有人要撰写一本关于游戏历史上失败的案例的书籍 ,那么《无人深空》必定会被载入其中。这个号称有数以亿万个不同星球的暗区突围透视挂免费下载游戏,却因为缺乏内容和游戏玩法,很快被玩家们抛弃 。就如同他的热度上升速度那样快地流失了……
《无人深空》在发售当天,仅仅是Steam版就有21.2万的最高在线峰值,不到一周之后就流失了78%的玩家。由于游戏带来的体验回报极低,很多人在新鲜感过后很快就抛弃了这个游戏。不到两个月的时间,你只能看到不到1,000人还在继续玩 —— 仅仅42天过去,94%的玩家流失率 。这可真不是个好事 。
虽然在2016年11月开始,Hello Games不断地为游戏推出了更新 ,添加了更多的内容、玩法和可玩性。不过游戏早期的名誉损失可不是那么容易就挽回的 ,虽然游戏也有一些回暖趋势 ,但要说是游戏史上最失望的游戏之一那可一定跑不掉。
街头霸王5
2016年2月发售的《街头霸王5》原本应该作为PS4独占(无论有没有PC版,业界对只登陆一款主机的游戏都算独占)的游戏在那一年成为热门作品 ,很遗憾的是这款在游戏业的老字号格斗游戏的人气 ,也只能用“来的快去的也快”来形容了。
原本《街头霸王5》的初衷是比四代更加容易上手 ,让那些原本只是好奇观望的新人也能有机会尝试和打拼一下。然而很多人在试水之后发现 ,这游戏并不适合他们 。
《街头霸王5》的在线人数一直在Beta测试期的数据徘徊,而后来越发严重的网络问题和匹配问题进一步影响了游戏体验。甚至后来出现的“怒退”行为,让本就不怎么活跃的SF5玩家体验雪上加霜。
尽管卡普空后来出面修复了联网问题,并对怒退行为作出了惩罚,然而这也是一个亡羊补牢补的太晚的例子。目前你可能只在EVO等格斗游戏赛中见到他的暗区突围千里眼外挂免费身影了。
生化危机7
对于很多单机游戏玩家来说,他们习惯先打通主线之后再慢慢探索游戏的其他元素 ,除了获取全部奖杯之外还有就是探索游戏是否隐藏着什么惊喜。然而对于卡普空来说 ,这个恐怖生存冒险游戏在成功逆袭之后的迅速衰败 ,也让他们先甜后苦了一阵 。
《生化危机7》在发售一个月之后 ,玩家人数下降了九成 。Steam版的峰值人数为15,000人,一个月之后勉强维持在15,000上下 。一个售价29.99美元的季票和一个不怎么吸引人的DLC没能做到回暖 ,甚至在推出免费内容更新“Banned Footage”之后人数进一步下滑。
其实作为一个单机游戏来说,《生化危机7》的成绩还算是不错了 。游戏首发销量比起《生化危机6》来说已经翻倍了 ,而且自媒体和玩家的评价都十分不错。然而游戏热度下滑过快以及整体销量并不被股东们看好(发售之后卡普空的股价在持续下滑),所以是否还会有《生化危机8》我们就不得而知了。
进化
2015年2月由原《求生之路》开发团队Turtle Rock工作室为PS4/Xbox One主机推出的第一批“次世代”游戏,曾在发售之前产生了不小的热度 —— 除了原来《求生之路》系列为他们打造的名誉之外,还有游戏独特的4v1的人对怪物对抗模式 。然而当玩家们真正拿到游戏之后才发现,这和说好的不一样啊!
仅仅一个月 ,游戏的发行商2K就感受到了玩家基数下滑所带来的巨大压力。外加游戏的评价褒贬不一,以及价格共计136美元的DLC,给很多玩家留下了不好的印象。无论是2K还是TR可以说是每天都能看到在线人数的明显吓唬 。
Turtle Rock不得不放下自尊 ,被迫将曾经的买断制游戏转型为免费运营。虽然这一改动让游戏人数有了一次反弹,但终究是苟延残喘。最终,暗区突围透视物资开发商终止了对游戏的进一步更新和支持 。
如今你如果登陆这个游戏想玩一局的话,可能光是匹配就要等很久了 。
为战而生
《无主之地》系列的开发商Gearbox曾经搞了一个炫酷的第一人称MOBA射击游戏 ,他们倾入了两年的精力和资源打造了一款炫酷的《为战而生》 。然而这个游戏的结局我们也看到了 —— 他在上市的同期撞上了那一年的怪物级同类型游戏 —— 暴雪娱乐推出的《守望先锋》。
虽然游戏本身算是很有意思 ,但Steam发售当天也只有一万多人在线,上架三周之后开始打折 ,同年促销季居然就打出了二折的超低价格 。
于是开发者们也选用了当下很多流行的MOBA游戏的做法 —— 线上模式免费 ,可选角色有限付费解锁 。而与此同时 ,暴雪的《守望先锋》则在人气、口碑和奖项上大杀特杀,而且丝毫没有放缓的迹象。
有时候好的设计不一定代表就能走红,顽强但微弱的星芒也终究是会被吞没。
宝可梦GO
2016年7月上架的《精灵宝可梦GO》迅速席卷了整个美国和全球其他大部分国家 。采用了现实增强技术的这个手游仅在美国就有2,850万用户,不过同年九月大多数宝可梦训练师们已经放弃了这个手游。
这个手游在刚上架时的确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,特别是对宝可梦十分狂热的美国玩家群体中。不过仅仅一个月之后,大约2/3的用户就度过了兴奋期并关掉了游戏 。
Niantic还在努力地用行动证明“宝可梦是重要的品牌”的承诺 ,并在最近准备推出任务和主线等内容 。但可能只有很少一部分训练师们还留存在其中 ,继续着捕捉和训练宝可梦的生活。
泰坦天降
Respawn工作室为Xbox One推出的独占游戏《泰坦天降》的确让当年的PS4玩家们好生嫉妒了一阵,这可以说是在当时真正做到了“次世代”级的游戏。可惜的是由于可玩内容并不多,用户人数下滑也是难免的情况 。
大多数围绕线上对战为主的射击游戏都会遇到在兴奋期过后,玩家人数迅速下滑的暗区突围辅助准星软件情况 —— 目前能免疫这个光环的可能只有《使命召唤》和《战地》这两大系列(《彩虹六号:围攻》是后起之秀 ,而且发售初期境遇也不怎么样)了 。
《泰坦天降》的问题就在于,这是一个围绕线上为核心的游戏 ,如果你不想听着一群小学生满嘴骚话地打一场对战的话 ,那么这游戏就不是你的菜了。另外就是作为一款Xbox One独占游戏 ,多少也是对其玩家人数有所影响 ,《泰坦天降2》以多平台推出之后立刻获得了更高的人气。
游戏的首席工程师约翰用“玩家下滑人数曲线和其他游戏没什么不一样,区别只是首发日的人数决定了弧线的长度,但规格都是一样的”来辩解《泰坦天降》的人数下滑问题。这话他应该说给《守望先锋》开发组比较好 。
看门狗
在挑拨了玩家胃口几年之后,2014年5月育碧的《看门狗》终于发售 。上市仅仅一周就卖出了百万份,不仅成为了育碧当年销售速度最快的游戏(这个记录保持到了2016年全境封锁上市为止) ,还成了当年游戏业最成功的新IP作品。
然而既然上了这个榜 ,你也应该料到后续了 。《看门狗》在发售当天的Steam版用户峰值为4.78万(仅限Steam版,不包括那些购买了Uplay版的人数),两个月之后就跌落到3,000人出头 。作为一款具有线上元素的开放世界游戏,为何在同期的《侠盗猎车5》面前如此失色 ?
《看门狗》其实获得了很不错的媒体评价,然而很多人还是发觉游戏缺乏一个完整的故事线 ,而且玩家们并没有感觉到游戏有太多创新之处(可以说是育碧祖传的问题之一) 。而最大的争议莫过于“缩水”—— 玩家们拿到的游戏和当年育碧在E3上公布的预告片简直是天壤之别的差距 。
《看门狗》至少在销量上还算是个成功之作,不过由于这种种问题使得《看门狗2》的销量也受到了不小的影响就是了。
辐射4
这又是一款玩家们期待了许久的大作 ,《辐射4》成为了Bethesda最成功的发售作品。以末日后为题材的这个游戏 ,甚至超越了B社另一款顶梁柱《上古卷轴5:天际》,然而它在热度维持上却可能远不如老滚。
虽然《辐射4》获得了较好的评价 ,但和老滚不同的在于玩家们对这一作普遍感到乏味 。根据Steam Chart等网站的统计 ,游戏发售日当天有47万玩家在线,一年之后只剩6万出头 。虽然可以接受,但总让人觉得有些凉的太快。《辐射4》应验了一句工程学名言:“如果没坏就别修它”。
不过比起这方面,真正让《辐射4》和年度游戏无缘的根本,是来自波兰人的《巫师3 :狂猎》的绝杀。《巫师3》连续斩获了多项大奖,并被列入了“最棒的开放世界角色扮演游戏”之一。凭借精美的开放世界视觉体验,有趣而紧密的支线以及主线剧情 ,使得《辐射4》在《巫师3》面前看起来更像是有一个理念停留在上世代的游戏 。
星球大战:前线
以星战为题材的游戏怎么卖都不会差,《星战前线》就是以这个前提诞生并在2015年底发售的游戏。这个将战地换了个星战外皮的游戏 ,为EA带来了十分可观的销量和口碑
